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张耀宇——漫天飞雪送瘟神

飞雪送春到,瑞雪兆丰年。

正月十六刚吃过晚饭,放下碗筷准备下楼去送瘟神,只见窗外的天空中白花花一片,麦粒大小的雪片,在阵阵寒风中飞舞飘落到了大地上。心中顿感万分地惬意和喜悦,漫天飞雪送瘟神,这又是一场老天酝酿已久的飞雪啊!年前那一场透彻的春雪,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,姗姗来迟的瑞雪,给祖国的山川大地,穿上了厚厚的春装。是啊!第一个没有疫情的春节,人们在观望中等待了整整一个冬天,这个春节也因一场落雪,让生命的颜色在飞雪中升腾;久藏于人们心中的美好期盼,像一粒种子,在风里雪里被唤醒,在春天里开始发芽。春雪后的节日里,阳光明媚,没有了疫情的烟火市井里,老百姓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,春节八天的长假,处处欢声笑语,家家开心快乐,这场面最抚凡人心。

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,不经意间元宵节也进入了收尾的日子,正月十六送瘟神,在老家是约定成俗的老规矩了。村子里的微信群里发了消息,说跳火堆的吃过晚饭后,在村子口的宽阔地域集合,准备跳火堆送瘟神,想想今年的这场仪式,一定别有洞天,可以预见到,在白雪飞舞中村人们点燃一堆堆麦草,男女老少排着队,一个个从火光冲天的火堆上跳过,欢呼声、呐喊声、祝福声、鞭炮声,响彻在村子的上空,跳过一个个火堆,送走一个个瘟神……遗憾的是雪天路滑,不能身临其境参与其中。

有关正月十六送瘟神这一传统习俗,听村子里的老人说,在古代社会由于医疗条件有限,人们对疾病的认知往往寄托于神秘力量,认为瘟疫是由“瘟神”所带来。五位瘟神的形象代表了四季及中季的变化,春瘟张元伯、夏瘟刘元达、秋瘟赵公明、冬瘟钟仁贵以及总管中瘟神史文业,他们被认为掌管着人间疾疫的发生。正月十六日,人们选择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时刻举行“送瘟神”仪式,寓意将过去一年的不祥与疾病彻底驱逐,期待新的一年里人世间能够太平无恙,家家户户都能远离病痛,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国泰民安。

相较于农村的送瘟神仪式,久居城中的人们似乎少了一些对传统文化的传承,出门行走在飞雪飘舞的街道上,和我一样出门送瘟神者寥寥无几,跳火堆的习俗受环境限制,更是无法实现。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商户门前,用蜂窝煤垒起了火堆,在熊熊燃烧的烈焰中,寄托着老百姓对来年生活如火苗一样旺盛的美好愿景。不一会儿就到了十字路口,点燃手中的香烛和黄表,在鞭炮声中送走了瘟神。

从这一刻起,一切回归了日常生活,眼前的飞雪似乎也懂人意,越下越大,街道两旁树木上挂着的彩灯,一闪一闪地与空中的白雪,浑然天成,组成了一道城市靓丽的风景线,让这个元宵佳节完美收官。漫天飞雪送瘟神。雪满天,必丰年。龙年新春的这一场春雪,飘飘洒洒,如约而至。雪花飞舞,令人思绪万千,心怀感动。此时此刻,送走了瘟神,心头早已将昨夜以及过往中的一切不如意的往事、烂人和小人抛在了飞雪中。

且行善事,莫问前程。

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正在来时的路上,风雪兼程,大步朝前,向我们走来。

随机推荐:
哑铃卧推凳 客厅瓷砖 地砖 皮筋 发绳 韩国 压榨食用油 飞行员男 家庭影院 投影仪 录音笔上课用 学生 天丝牛仔裤女薄款九分 药箱家用 孕妇零食 休闲食品 法兰软接头 野生葛根 遮瑕 男 挂衣钩壁挂墙壁 商用冷冻冰箱冷藏 粉色演出服 铜件加工 绝地求生号 酵母粉 家用 游戏架设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